尽投鱼饵不见鱼
近期,“就业成本”这个词不断地被媒体提起,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即将走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面临着一个困惑:找到一份工作究竟要花多少钱?
最近,记者走近一些正在寻找和“尘埃落定”的应届毕业生,就“就业成本”这个问题作了相关调查。
形象包含:服装,发型设计等投入。
其他包含:人才市场门票、通讯、租房等?
其中有些交通等费用当事人已经无法想去具体到元,所以我们用与其最接近的数字。
成本清单只是部分受调查者的信息。可以看出,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毕业生们的花费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主要的花费项目不外乎简历、交通费,以及招聘会门票等,而形象包装(穿着、发型等)上的花费也在所难免。就像一些学生所说“穿得体面一点是形势所逼”。这样的一大笔开销,对于一个经济富裕的家庭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一些条件不是很宽裕的家庭来说,这笔开销是个不小的压力。
家在江苏泰州的姚同学,找工作的开销基本来自家庭。父母都是工人,所赚的钱差不多都投资在了他身上。为了一个工作,姚同学花下的钱实在难以算清,根据他粗略估计,不下三四千。虽说积累了经验,但用的是老爸老妈的钱,他说“真是心存愧疚”。工薪家庭如此艰难,那么贫困家庭的孩子该如何熬过这一关?那些上顿饱下顿饥的贫困生,从哪去弄这么一大笔钱?记者了解,一些家庭经济比较拮据的毕业生在参加面试的时候基本上没有添置“行头”。
任人“宰割”受人欺
说到就业成本,南师美院的李同学首先谈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身边去淮安的一位同学。淮安的单位通知他的同学去面试,他的同学还以为会报销食宿,就坐了火车过去。谁知那家单位路费不报,吃住不管,伸手却要100块面试费!每年招聘的时候,都会出现类似这种收取面试费的单位。类似的单位,不是诚心想招聘新人,而是想通过花个几百块钱在招聘会上买摊位来“露脸”,从而扩大它的知名度。若有哪些愿上“姜太公”鱼钩的“小鱼”,他们便“来者不拒”,通过“面试费”把买摊位的钱赚回。所以,毕业生们在投简历的时候小心上当受骗。
从所列的清单中我们可以发现,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投入了大量的金钱。事实上,他们的收获和投入并不成正比。这主要表现在大量的成本投放出去却没收到预期的效果。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冤枉钱”花掉了不少,好工作却是杳无影踪,这就要求毕业生们合理安排手头资金。否则,毕业生在找工作的半途就有可能感到捉襟见肘。
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徐老师建议,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应合理安排自己的资金,他说:“适当的就业花费有必要,但作为求职者,最重要的是内在实力和综合素质,而这也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将大量的成本花在找工作的时候,倒不如在学习阶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提高技能和综合素质。”
各种滋味都尝遍
在计算“就业成本”时,受调查者向我们反映了另一个需要大花费的项目———考证。手拿各种各样的证书,教师资格证、秘书证、口译证、单证员等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为增加自己就业筹码、多拓后路的“良方”。一个证书少则几百,多则上千,细细算来,这又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办公室的徐老师谈到考证时,说道:“适当地考一些证书是可以的,但不要盲目跟风,要结合自身情况,有目的地考,以提高自身优势。”
上面提到的都是我们可见的显性成本,但在就业成本中还有一些我们肉眼无法看见的隐性成本———托人情、疏通关系,这些隐性成本更是另人咋舌。在调查中,一些毕业生还告诉我们,如果时间和精力也可以折现的话,那么这个“就业成本”真是大之又大,无法计算。
几百甚至几千,这个数据说大也不是太大,但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寻找工作的大学生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就业形势严峻下的大额就业成本让我们感叹:大学生找一个工作究竟需要多少钱?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