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新大陆崛起千年古都

80酷酷网    80kuku.com

    西安每年一亿助推二次创业,海归企业4年增长26倍  创业新大陆崛起千年古都  创业中国海归生态万里追踪  第六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特别报道  我们从北城门进入西安。  12座高大森严的城门以城墙相连,形成一个巨大的矩形,把西安城围得水泄不通。老城里的人们守在这个安全的围城里,一边倾听古钟楼的悠长钟声,一边享受着羊肉泡馍和贾三包子。  向西10公里。穿越老城墙,我们见识了另一个西安。站在西安高新开发区高科大厦的23楼,透过落地窗望出去,是高新路和科技路交会的十字路口。祝东伟形容他每天从这里看到的景象:“早上这里就像电磁铁,把老城里的车和人都吸引到这里,车水马龙;晚上密密麻麻的人流和车流又从这里散去,就像磁铁突然放电一样。”  祝东伟是西安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策划部的工作人员。他所凝视的地点,是幅员30平方公里的西安高新区的中心,与西安老城迥然有别。若干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使西安高新区始终在全国稳居四强之列。其中,360多名留学归国人员以独立创办、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等方式创建了270家企业,正在成为新区内引人注目的新势力。  三大工程再拓西安留创园  赵版在我们抵达的当天,从留学生创业园主任荣升为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她得到这样的赏识显然不仅是因为她的风度和魅力——在她和她的团队领导下,留创园已经成为高新区里最生猛的一股力量。  驱车环游开发区,不禁感叹西安归国留学生创业的发展空间竟如此广阔。成立于1998年5月的西安留学生创业园目前拥有3个企业孵化基地:创业大厦、创新大厦和创拓大厦,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这三个大厦都是利用厂房改造成写字楼,运营成本较低,适宜初期低成本创业企业。  在赵版和她的同事们的努力下,留学生创业基地还在“贪婪”地继续扩张。目前,他们正在操作三大工程:一是8.7万平方米的创业广场,现代化的精品写字楼,被定义为创业者的梦工厂,适合发展较好的留学生企业和中介机构,今年12月投入使用;二是创业新大陆,占地260亩的标准厂房,明年3月竣工;三是占地1100亩的创业研发园,将成为知识性企业、各类研发机构、大学科技产业和各类孵化器的聚集地。  海归企业4年增长26倍  留学生回归的脚步正越来越频密地叩击着三秦大地。  在西安,截至目前已经有360多名留学生创建了270家企业,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为主导的产业群体。而仅仅4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有10家。  从时间上来说,西安的留学生企业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上世纪90年代早期回来的企业,其中有些已经获得巨大成功。比如赫赫有名的大唐电信,当时就是从西安起步的留学生企业。上市后的大唐电信总部也已经迁到北京,但作为西安留学生企业成功创业的典范,大唐仍然被西安人津津乐道,而西安大唐目前仍是大唐最大的生产基地。  二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回国的留学生创业企业,已有一大批成功度过孵化期,驶入规模发展快车道,其中一些企业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在积极筹备上市。  三是近两年创办的一大批企业,如“丰唐光电”、“石文软件”等,虽然规模还不大,但商业模式清晰,核心优势明显,产品比较成熟并逐步推向市场,显示出巨大潜力。  政府功能尚不能完全淡化  作为市场经济观念相对缺乏的西北城市,西安的服务意识和水平会令一些人心存疑窦。但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金乾生说:“我可以公开宣称,我们的服务体系建设和功能不比沿海任何一个地方差。”  金乾生说,西安留创园的服务走向是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但很多东西还在培育,高新区管委会现在既像政府,又像企业,又像事业单位,又像中介机构,政府的角色还不够明晰。沿海地区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越来越少,但在西安还不行,因为我们的市场机制发育得还不够完善。政府的任务就是造势,然后功成身退。  在融资方面,高新区牵头成立了两家风险投资公司。他们的使命并不完全是追逐利润。赵版说,政府背景的风投公司追求直接效益,更注重间接盈利,那就是扶持更多企业成长,从而实现高新区税收的增长,所以相对社会资金来说,政府的钱更耐得住寂寞。  在企业融资方面,政府更像一个中介机构。比如打包贷款,留学生初创企业没有担保,贷款额又小,银行是不屑于和这些小客户谈的,高新区就出面,把若干个50万元100万元打包成几千万元的贷款额,并由政府担保,从而改变谈判桌上的形势对比,甚至利息都可以谈。  海归企业嫁接老牌国企  对于地处西部的西安来讲,留学生企业对经济格局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金乾生认为,拼招商引资,西安不可能是沿海城市的对手,以前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对沿海城市倾斜的,外资企业到中国肯定去沿海,而加入WTO后,中国市场逐渐放开,沿海的政策优势和地缘优势渐渐消失,但他们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可以大量让利,拿出几万元一亩的土地,西部地区也没有这个财力去对撼。  那么西安经济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突破口在哪里?金乾生认为,西安的优势是教育科研力量和传统制造加工能力雄厚。金乾生透露,高新区正准备对关中地区所有国企的加工制造能力进行一次深入调研,然后列出一个清单给高新技术企业,看哪些事情可以交给老国企做。留学生企业在创业园搞研发,而把制造放在西安的老国企,这样西安庞大的传统制造业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是财富。  借助留学生企业,新老西安正在试图来一次意味深长的拥抱。  西安海归五大创业模式  ●利用国外市场驱动和技术支持,利用国内低成本和智力优势,产品外销;  ●留学生利用国外的研发能力、国际融资能力、海外的市场渠道,与国内企业合作创业,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携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回国独资创办企业,这样的公司比较少摩擦;  ●以技术或专利成果入股,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创办企业;  ●身居海外,为国内企业提供完整技术解决方案。  ■ 数字西安  西安面积275平方公里,人口300余万。  西安留学生创业园成立于1998年5月,拥有102500平方米孵化基地,500多名留学归国人员在高新区工作,其中360名留学生创办企业约270家。  目前,创业园在孵高科技项目110多项,其中3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业园成立以来,共有57个留学生企业项目被列入国家和省市各类科技计划,其中863计划一项,国家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1项,国家级火炬计划3项。  每年一亿支持二次创业  与西安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陈宝根对话  记者到达时,陈宝根正在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但他仍然挤出时间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说,西安把留学生归国创业工作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显然,这是一个他乐意谈的话题。  南方都市报:促进留学生回国创业,对于西安经济的意义在哪里?  陈宝根:西安在改造传统产业方面的任务很迫切。我们面临两大课题:一是加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挥存量资产的优势,国有资本有进有退,但西安的主要任务是退,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1300多家国企的改革改制。  二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新兴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实现脱胎换骨。一方面,把西安本身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西安综合科技实力在全国居第三,38位院士,这是我们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我们特别重视引进留学生回来创业,把他们的项目孵化做大。我们在接下来的三年内,每年拿出一个亿资金来支持、培育高新区二次创业。留学生企业可以促进西安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吸纳新技术新观念,他们的成功也可以形成一种示范效应。  南方都市报:对西安人的创业精神怎么评价?政府将如何引导城市的创业氛围?  陈宝根:西安人普遍缺乏创业和冒险精神,这是有地域因素的。比如温州,生活条件很贫瘠,海盗又多,所以自古就形成了闯荡天下的性格。而西安是13朝古都,老天厚爱这片土地,渭河冲击形成的关中平原气候好,安逸的条件和心理优越感使西安人很难有出去闯荡的决心。但很显然,这同市场经济的理念是不相适应的。  我们正在通过政策引导,让更多的西安人能走出去。比如有计划组织剩余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并且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出国留学也是我们大力鼓励的。  西安人确实不能再躺在历史的辉煌中过日子了。政治中心地位的变迁,自然和气候的变化,都使西安的经济发展渐渐失去了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应该增强危机感。只有更多西安人有了创新精神,有了不怕冒险的精神,西安才可以重现辉煌。  ■ 记者观察  两个西安交融于创业主流  我们在西安的几天,恰好碰上世界小姐西安行。载着113位世界顶尖美女的大巴在城区里风驰电掣,着实壮观。  世界小姐的腕儿虽然不小,但其实并没有让西安人神经过于亢奋。西安人什么没见过啊?论武,有兵马俑里的百万雄兵;论文,有碑林里众多书家的绝世之作;论惨烈,有秦始皇陵里72万殉葬民工的骸骨;论传奇,有法门寺里神秘玄妙的佛光;论香艳,谁比得过华清池里杨贵妃美人入浴的千年风情?西安随便扯一段历史出来,都浓缩着一个泱泱大国的无上荣光。73个皇帝埋骨西安,全中国还有什么地方的风水可以望西安之项背?  帝王的遗风,让西安人天生不懂得恭顺。就连包子店里的伙计也气冲牛斗,端着高高一摞蒸笼旋风似的杀将进来,重重往桌上一放。那阵仗让习惯了温柔的南方人不由得心中一凛。  要评价西安人,西安市人事局局长吴仲健认为自己最有资格。他是上海人,但来西安工作将近40年。他对西安人的喜欢,已经到了偏袒的程度:“西安人大气不自私。外地城市到西安来招聘,西安政府当成自己的事情一样张罗,欢欢喜喜地把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送出去。”  “西安人不争名,建国50周年大庆的阅兵式上,近一半的飞机导弹都是西安企业造的,西安人也不爱到处嚷嚷。”  “西安人恩怨分明憨厚老实,老听说有西安人被外地人骗的,少闻西安人骗外地人的。”……  但说到后来,老吴也不得不承认,西安人那些回肠荡气的性情,却没能在市场经济下为这个古都继续增添荣耀。  重官重文不重商的传统,皇城根下养成的缓慢节奏,让西安人没能在中国经济狂飙突进的21世纪找准自己的步点。  西安刚刚承受了一次痛苦:已基本谈妥投资落户西安的INTEL封装测试中心,在即将签字之前突然掉头去了成都。类似的例子还有新加坡电讯的移情别恋。西安,曾经的世界中心,尝到了被抛弃的痛苦。重拾盛世景象,难道只能梦回唐朝?西安人不得不同时与自己的两个灵魂对话:一个沉湎于过去,一个眺望着未来。  到西安的第一天,我们想当然的认为,这两个西安一定在暗暗较劲,一定在互相消耗。但当我们在老城墙内外,看到那些沐浴过欧风美雨但骨子里依然流淌着西安人血气的海归,看到那些一大早挤车去新区上班的老城居民时,我们意识到: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并非只有一条无间道,两个西安正在和解与融合。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