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与城市双向创业

80酷酷网    80kuku.com

  

  记者:“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都说农村工作的主题是农民增收问题。现在农民为什么增收难?

  朱文根:就是因为我们搞的还是传统农业,效益很低。传统农业已经走到了尽头,要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前提是必须开发现代农业。我们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应当重新审视。农村只不过是农业和农民的空间载体,解决了农业和农民的问题,就解决了农村的问题,而解决农业和农民的问题,关键是开发现代农业。由此,我们提出,依靠先进生产力开发现代农业。这是一个新提法。这句话包含三个概念,一个是先进生产力,一个是开发,一个是现代农业。

  记者:你对现代农业是怎样理解的?

  朱文根:我所理解的现代农业有这么几条:第一,它是包容性农业,它经历了一个合久而分、分久而合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农业发展史来看,最早的农业是一个母体农业,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以后分离出来了手工业、商业,也就是说分离出来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但是我们今天的现代农业又走向了综合,它不光是种植业,不仅包括农、林、牧、渔,而且包括工业、商业,现代农业是一、二、三产业的综合体。像霍邱县庆发柳编集团,既有杞柳基地,也有加工车间,你说这个集团是什么?是农业?是工业?这个集团还销售其产品,并且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你说这个集团是商业?都不准确,只有从现代农业这个角度才能回答这个集团是什么。第二,现代农业是项目农业。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就是抓项目农业。今后抓农业就是要抓项目,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抓。当然,现代农业还必须是高效农业、科学农业。

  记者:由此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这几年正在搞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公司+农户、公司带农户等等,你对这些问题怎么看?

  朱文根:农业产业化说起来有道理,其实很难搞,关键是缺少市场主体。因为农业产业化是政府倡导的,而不是市场主体的行为。所以,政府倡导农业产业化,而农民往往不感兴趣,这就很难搞起来。只有农民愿意搞的事情,只有市场主体不遗余力做的事情才能搞起来。再有一点,你搞农业产业化,是搞的传统农业?还是搞的现代农业?本来就缺少市场主体,如果搞的又是传统农业,那就彻底走进死胡同。所以,不围绕现代农业搞农业产业化,就根本没有意义;而搞现代农业,提倡农业产业化也没有实际意义,因为现代农业是项目农业,要选好项目,就要论证,市场、资源、规模效益、运作方式等方面都要考虑,什么农业产业化,什么结构调整,都在其中了,项目选好了,就把结构调好了,就能形成产业了。

  记者:以先进生产力开发现代农业,那么,这个先进生产力又是谁呢?

  朱文根:可以说,我们研究“三农”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提出过“农村先进生产力”这一问题。我们在农村工作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发现,这种农村先进生产力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正在推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个农村先进生产力就是农民中的创业者。

  我认为,凡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走过含辛茹苦的创业之路,拥有一定资产,善于开发现代农业,能够带领父老乡亲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创业者,就是我们所说的先进生产力。

  记者:为什么要把“开发”当作一个概念?为什么用“开发”一词而不用“发展”一词?

  朱文根:我认为,发展是宏观概念,开发是微观概念,国民经济用发展概念,现代农业用开发概念。如用“发展现代农业”一词,使人感到不得要领,力度不够,措施不明,而提“开发现代农业”,人们就自然想到要搞项目,要选项目,要论证项目,要实施项目。没有市场主体的项目是实施不了的。

  记者:记得今年9月28日,你们在北京召开了“皖西儿女双向创业北京座谈会”,这个会产生很大反响。你为什么要提出“皖西儿女双向创业”这个话题?

  朱文根:既然农民创业者是先进生产力,既然要依靠先进生产力开发现代农业,既然要依靠农民创业者带领广大农民走向共同富裕,就要引导农民创业者在城市和农村两个方向创业。目前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在城市创业,这就要引导他们匀出一部分投资回乡创业,所以我们提出“皖西儿女双向创业”。农民在农村创业是一个方向,农民离开家乡去城市创业是一个方向,两个方向就是双向。双向创业是运动的、发展的、变化的,我们的农民正是在双向创业的过程中由普通农民成长为创业者,由小的创业者成长为大的创业者,由农村富余劳动力提升为先进生产力,由需要他人带领走向共同富裕到带领他人走向共同富裕。农民在双向创业的过程中加快了我们城市现代化的步伐,加快了我们农村现代化的步伐。

  记者:农民双向创业和过去的相关概念有什么不同?

  朱文根:首先,创业者是什么人?我们过去称他们是打工者、农民工、打工仔、打工妹,这种称谓是封建意识,是对农民创业者的歧视与偏见。我劝大家以后不要再用这样的说法了,这是对我们创业者的不公正的态度。

  他们不是打工仔、打工妹,不是农民工,他们是创业者。他们跟城市居民、跟城市创业者处于同样的地位,都是国家的主人。

  第二点,创业者这个概念与个体户、能人、大户等概念也是不同的。创业者是一个正面的科学的概念,是一个光荣的称号,而个体户、能人、大户则是一个带着所有制色彩的让人心里感到不踏实、不是滋味的称谓。

  第三点,农民双向创业与劳务输出不同。劳务输出仅仅是双向创业的一个局部、一个方面、一个组成部分,劳务输出是肯定的,但是这个概念是不准确的、不全面的,没有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中国有9亿农民,你能把9亿农民都输送到城市里去?我们提的双向创业那就不一样了,你可以到城市去创业,你可以回来,农民一直在创业中运动着,他可以在城市成为公司董事长,也可以在农村成为农场主。农民双向创业可能是中国城乡统筹的必由之路,或者说是基本途径。

  第四点,这个概念与“凤还巢”也是有区别的。“凤还巢”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但它也是单向的,它和劳务输出一样,是另外一个方向,所以光有“凤还巢”也是不够的。

  第五点,农民双向创业与劳务经济这个概念也是不同的。劳务经济讲的是一个产业,是从产业的角度来说的。但农民双向创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的概念,而且是把经济、社会、政治融为一体的概念。

  第六点,农民双向创业与劳动力转移也有区别。提倡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干什么?就是挣点钱,没有提出明确的远大的目标,只有创业才是转移的高层次目标。你想要在城市定居下来,你就必须要先创业,创业不成,你还得回来,你还是农民,变不了市民。而一旦成为创业者之后,什么农民、市民,对他来说,实在无所谓。所以,劳动力转移只讲明了一个途径的问题,没有提出目标。双向创业的目标就是创业,无止境地创业。

  记者:你在9月23日的《皖西日报》上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把农村工作做到城市去》,许多同志都说这个提法比较新,过去没有提过,你为什么提出这一理念?

  朱文根:城市是什么?古话说,围而成城,聚而成市。最初的城是军事上的据点,是打仗用的,那叫城;最早的市是农产品交换的地方,那叫市。军事上的据点和农产品的交换地合而为一,这就是城市。讲城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自从有城市,就有市场,我们今天提出把农村工作做到城市去,就是围绕市场做工作,就是我们过去讲的以市场为导向。我们过去讲以市场为导向,但没有提出市场在哪里,这个概念虽然隐含着城市,但不明确。把农村工作做到城市去,就讲到位了,你找市场,市场在哪里?市场在城市。现在可以说我们所有农产品大多是销往城市,我们的农产品市场在城市。我们要搞现代农业开发,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包括市场都在城市。把农村工作做到城市去,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创业提供服务,同时把这当中的创业者吸引回来创业。把农村工作做到城市去,并不是太难的事,而做了之后,其成效却是了不得。

  记者:过去湖北李昌平说过三句话:农民真穷,农村真苦,农业真危险。这几句话曾流传一时。对这三句话,你是怎么看的?

  朱文根:这几句话并不准确,前两句错了一半,后一句完全错了。现在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穷,这不符合事实,只是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确实还很穷;现在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苦,这也不符合事实,但确有一部分农村现在还很苦;至于农业真危险,这句话是完全错了。这里的农业指的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如果指的是传统农业,那么千百年来的传统农业不是真危险的问题,而是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也不想挽救它了,我们要把它送进博物馆了;如果指的是现代农业,那么就不是真危险的问题。今天,依靠先进生产力开发现代农业,其发展之势如雨后春笋,如野火春风,在中国农村各地到处可见,我们为此而欢呼,我们为此而振奋,我们也为此而奋斗。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