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位华商富豪们的成功哲学

80酷酷网    80kuku.com

  

  罗光男(台湾健身体育用品公司董事长):创自己的牌子

  罗光男在台湾被称为“一只球拍打天下的青年创业者”,他的“肯尼士”网球拍为世界名牌之冠。罗光男成功的哲学名言是:创自己的名牌。

  创业之初,罗光男与人合伙办了一家制造羽毛球的加工厂,业务虽有发展,但正如俗话所说,“合伙的生意难做,赚了钱意见更多”。罗光男果断地同伙伴分手,打出了独资的招牌。但由于没有自创的名牌,即使公司已能制作出世界一流的高品质、高性能球拍,也只能接受国外名牌厂家委托加工,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1977年,罗光男推出了自创的“光男”牌网球拍,向国际市场进军。“光男”牌网球拍用岛外引进的太空材料“碳素纤维”做成,重量较木球拍、铝合金球拍轻,坚韧无比,结构牢固,打球稳定性高,控制灵活,不因气候而变质,被世人誉为“超级球拍”。在质量提高的基础上,罗光男将“光男”换了个颇有西洋味的“肯尼士”名字,以“k”字为商标,展开广告攻势,很快将“肯尼士”球拍打进了名牌行列,并一跃而成为世界网球拍的销售冠军。

  陈凯希(马来西亚海欧集团老板):专打“中国文化牌”

  马来西亚拥有500万华人,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喜好中国商品。陈凯希深明此理,这位华人富豪的成功哲学是:专打“中国文化牌”。

  早在20世纪70年代,陈凯希就集股成立了专销中国商品的海欧公司。中国商品价廉物美,在华人圈中很受欢迎。为了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氛围,陈凯希还在马来西亚开设了一家洋溢着旧上海滩情调的“百老汇歌舞厅”。歌舞厅四周挂着周璇、白光等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影星、歌星的大幅剧照,并配以30年代的上海滩舞台背景,演唱的歌曲也是上述明星的成名之作。华人到此感到亲切,不是华人的到此感到新鲜,因此,歌舞厅的生意十分红火。

  陈凯希还与中国陕西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联合投资,在马来西亚建成了“大唐山庄”酒楼。酒楼一进门就是李白醉酒的塑像,大厅屏风上是李白诗“将进酒”全文;厅堂的玉石屏风上,全是中国历史故事;大门前是“秦俑军阵”,凉亭旁是“贵妃游春”,楼上厢房绘有“长安八景”等。其最妙之处是菜点全是西安风味加陕西药膳。利用中华文化,“大唐山庄”又为陈凯希带来了滚滚财源。

  范岁久(丹麦大龙集团老板):小东西可以赚大钱

  丹麦华人范岁久将中国点心变成世界快餐,使小小春卷风靡全球,荣获世界春卷大王称号,他成功的哲学是:小东西可以赚大钱。

  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华人范岁久为了生计,开了一家手工操作的中国春卷店。春卷一上市就吸引了众多丹麦人,小店一时顾客盈门,应接不暇。范岁久索性大干一场,投资兴建“大龙”食品厂,采用自动化滚动机新技术生产中国春卷,同时配套兴建了冷藏库和豆芽厂。

  范岁久制作春卷的秘诀是:中国特色,西方口味,香脆可口,营养卫生。对于春卷的馅心,范岁久进行了精心选择和配制。他并不照搬家乡传统的韭菜肉丝馅心,而是根据欧美各国洋人的口味采用笋丝、胡萝卜丝、豆芽、木耳、牛肉丝,或是鸡丝、火腿丝、鸡蛋、龟鲜、白菜、咖喱粉等原料,并能根据销售的不同国别,做到风味各异。

  大龙春卷经美国国会派专家化验鉴定后,驻德国的5万美军每天向范岁久定购10万只春卷。在墨西哥举行世界杯足球大赛时,范岁久抓住战机,按墨西哥人的口味制作了一大批辣春卷,在墨西哥被抢购一空。

  陈钱康:成功的背后是认真

  陈钱康1969年出生在瑞安市一个华侨世家,外祖父上世纪30年代末到海外,在法国开办皮包工厂、羊毛衫工厂。继1979年父亲到了法国之后,10岁的陈钱康和母亲及五个兄弟姐妹也陆续到了法国的南特市,后来全家又迁到了巴黎,家里开始创办自己的皮包厂。陈钱康16岁那年,由于姐姐们陆续出嫁,家里没了帮手,他便停了学,开始全心帮助父母创业,两年之后,父母放心地把工厂交给了他。

  陈钱康曾想过,只要挣够100万元,就回中国去。可是才18岁,他就拥有了第一个100万。于是,意气风发的他有了更高的追求。从这一年起,陈钱康开始做起了外贸。1991年,21岁的陈钱康毅然放下法国的生意,远离了在法国的庞大亲族团,孑然一身到美国闯天下,去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美国,陈钱康一边进语言学校学英语,一边在一家服装厂打工。他在语言方面似乎有着超人的天赋,很快就过了语言关。一年之后,他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服装工厂。1994年又成立了fredsintlhandbagsinc公司,还在深圳、香港设立工厂生产皮革产品,自行进行工艺设计、生产规划和进出口批发。由于产品款式新颖,品质优良,很受市场欢迎,于是,在法国、意大利等地也开设了分公司。

  除了服装业和皮革业,陈钱康还顺应时代的发展,在纽约创建了一个叫做copost的网站,试着涉足电子商务领域。陈钱康把兴办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当做自己在事业上的新起点,他后来之所以要投资温州数码城,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9年来,陈钱康一共办了8个公司,几近于一年创办一个,他通过电脑联网全盘指挥运作着这些公司。

  年轻的陈钱康干什么事都十分认真有心,在他的身上,洋溢着新生代华侨的蓬勃朝气。陈钱康常说:人要有心,世界上每个角落都可以赚钱;只要认真,生命的意义就能得到彰扬,——这正是他从自己非凡的海外创业经历中得到的体验。

  曾宪梓:走高档化之路

  曾宪梓于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1963年到父亲侨居的泰国做小生意,1968年到香港创业,开始设计制造领带,创出了风行世界的领带名牌“金利来”。“金利来”之所以成为领带的世界名牌产品,曾宪梓之所以成为领带大王,就在于他吸取了失败的教训,走领带高档化之路。

  当曾宪梓来香港创业的时候,他已经是34岁的人了。为了生计,他甚至给人家当过男保姆。曾宪梓的哥哥开着一家小小的领带店,这给曾宪梓打开了思路。比如香港有400万人口,即使每人头上一条领带,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而曾宪梓经过调查发现,香港销售的领带大部分是进口货,本地的领带大多是规模很小的家庭作坊生产的,根本无法与进口货竞争。他当机立断,决定投资领带产业。

  当时,曾宪梓的手中只有6000元港币,这是他惟一的所有,全家老小全凭这些钱来维持生活。

  曾宪梓因陋就简,把居室留出一半作工房,买一台缝纫机、剪刀尺子做工具,自己从买料、设计、裁剪到缝制、印烫一条龙。当第一批领带制作完成之后,曾宪梓又自己背着他的领带盒,四处推销。然而,市场无情地嘲弄着这位初出茅庐的新手,曾宪梓几乎跑遍了全香港的领带销售店,也没有推销出一条领带。

  失败的痛苦在折磨着曾宪梓,但他的头脑却异常清醒:要打开局面,必须要走高档化的道路。他花高价买来最适合做领带的法国面料,然后吸取外国领带的长处,引进自己的新颖设计,精心加工。他把自己新做的领带样品与外国名牌领带混在一起,请一位领带专家鉴赏;那位专家竟没有丝毫怀疑地肯定这全都是外国货。曾宪梓马上借来一笔款子,精心加工了一批新的高级领带。

  首先乐意为曾宪梓代销的商家是旺角瑞兴百货店,而且很快传来喜讯,该店的四打领带一销而空,因为顾客都看中了这些领带的高级面料、独特设计和精湛做工,瑞兴上门来要求继续进货,其他商店的订货单也纷至沓来,一人工厂已经不能应付了。曾宪梓招募了一批工人,扩大了生产规模,并为自己的领带起了充满活力的名字“金狮”,后来改为“金利来”,曾宪梓的领带王国就这样成立了。

  邱德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邱德根是香港华人圈内能同“广东阔佬”对垒的“上海阔佬”,他在香港拥有的财产总值超过20亿港元。邱德根信奉的经商之道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邱德根当年搞影剧业起家,在酒店、银行和地产业功成名就。到了晚年,即他60岁以后,又杀回影剧业重图发展。邱德根的子女们反对他再搞影视业,认为他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是不可能在影视业玩得转的。邱德根偏不信这个邪,并且说干就干,很快收购了香港电视台。邱德根收购香港电视台后,将其更名为亚洲电视台,自任董事会主席,网罗一批人马,同邵逸夫的无线电视台唱起了对台戏。邱德根让儿子邱达成作帮手,重金聘请影视界名人负责节目制作。

  当时,电影界的功夫片正红遍东南亚,“亚视”就以大拍功夫电视剧作为开端,于是《霍元甲》、《陈真》、《霍东阁》等很有吸引力的电视连续剧纷纷出笼,风靡了大陆内地及东南亚各国,由此派生的唱片、歌带、连环画在市场上也很走俏,“亚视”一炮打红。邱德根乘胜前进,大展宏图,投入巨资拍摄历史名人电视连续剧,顺理成章地又赚了一笔。

  施振荣:研发是企业发展的命脉

  台湾富豪施振荣出生于台湾彰化县,在台湾交大电子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发迹之后,成为台湾宏□关系企业集团的核心人物,在台电脑界有“龙头老大”的称号。他发迹的秘诀是:研究开发是企业成长生存的命脉,也是惟一使企业能够起死回生的救命神丹。

  20世纪70年代初,施振荣到别人的公司任职,为人作嫁衣,倾注了四年心血,该公司却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宣告倒闭。于是他决定自己创业,不再替别人谋事,这是他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在宏□创业之后,施振荣与科研人员一起,每天从事研究工作长达16小时之多,研究出一种“天龙”中文电脑,因易学好用、设计精巧、功能比较完备,价格又低廉,因此而获得了台湾产品设计最高荣誉奖。此后,宏□几乎年年都有新产品问世,人们赞誉他为“微处理机的园丁”。施振荣接着把宏□电脑打入国际市场,在美国、西欧、中东等地设立了多处分公司,使营业额迅速超过60亿元新台币,成为台湾诸多电子企业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陈永裁:赚钱无禁区

  菲律宾华人富豪陈永裁,祖籍福建晋江县。陈永裁毕业于菲律宾远东大学化学工程系,却在商界屡战屡胜、成就辉煌。他的哲学是:赚钱无禁区。

  最初,陈永裁凭借母亲筹来的巨款投资于烟厂,生产面向大众的中档香烟。这种烟市场广大,行销很好,生产和盈利成倍增长。陈永裁抓住机会拼命扩展,不久即占有菲律宾70%的烟草市场,成为“烟叶大王”。

  经营烟叶发了财,陈永裁并没止步,他看到菲律宾每年大量进口猪肉,决定投资养殖业。他在马尼拉市郊买下328公顷土地种植饲料,又建起了一座大型自动化饲料厂和一个菲律宾空前规模的养殖厂,引进国外良种猪饲养,每年出栏肥猪18万头,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养猪场。他斗胆进军风险性极强的养猪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养猪大王”。之后,陈永裁开始在许多行业中同时施展拳脚,其中银行业的规模十分壮观,他名下的联合银行在菲律宾排名第七,拥有100多家分行。

  各行各业,陈永裁未必样样精通。但是,工程师般的周密、经营家的气魄,使他的“赚钱无禁区”的豪言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李清泉:天时不如地利

  菲律宾华人富豪李清泉,是著名的华侨企业家和华侨社团领袖。他所主持的李清泉父子有限公司,早在20年前就已成为菲律宾最大的木材企业。

  李清泉信奉“天时不如地利”的哲学,认为“要发财莫若就地取材”。菲律宾是一个林业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经济森林占国有森林的一半以上,而且多属优质硬木,用途广泛。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未能得到很好开发。李清泉意识到,立足当地资源,将有大利可图。因此,他投巨额购买了菲律宾尼格罗斯省的山场,创办了现代化的锯木厂和制木公司。木材产品除在菲律宾国内销售外,主要出口到欧美和日本等国。后来,为了加速产品的运输及出口,李清泉又成立了专门的远洋运输公司,一举成为了菲律宾的大富豪。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