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发现,中国的众多市场都有明显的相通之处。
远的不说,就拿股票市场和汽车市场来说吧。和股票市场一样,中国的汽车市场也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政策市”。在中国的股票市场,技术分析的力量远远小于政府高层的某个人的言论或者国家出台某项政策,汽车市场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在股市存在中央和机构庄家的博弈,而汽车市场也存在着许多政策的博弈。
不管如何,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买车人和股市中散户的性质和处境是一样的。既然我们“胳膊拧不过大腿”,难道我们不会“顺势操作”么?只要掌握庄家和机构利用国家政策的规律,散户们借借“顺风车”赚点“小钱”还是比较现实的。既不能盲目跟从官员的指令,也不能盲目相信技术分析的庄家,这是散户们从股市中得到的经验。
而对应到最近汽车市场中央和地方的博弈,也同样是相通的。我们这些购车的“散户”,既不能和国家“扶小限大”的政策闹别扭,也无法和地方政府现行的“限小”措施相对抗。大发牢骚又有何用?我们能做的就是,寻找到各项政策的“交叉受益点”,在二者的博弈当中寻求我们自己的最大利益。
既然国家政策“限制大排量”,那么我们何必一定要买那些2.5l、3.0l的车啊,白白地多交很多钱;既然地方政策“限制小排量”,那么我们何必一定要买那些0.8l、1.0l的车啊,用起来时处处受限制。我们宁肯选择不受二者影响和干扰的中间部分——1.3l~1.6l的那些车。这样,我们既不会受到国家税收政策的限制,也不用接受地方对小排量禁行的制约,在节约和实用中得到我们最大的利益。
小排量车将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这一点,国外的汽车市场已经走在我们的前面。但是不管最终今后国家政策怎么变,地方政策怎么变,作为购车者,充分利用政策,寻求自身的最大利益,才是维护自己利益的最现实的选择。
买车是这样,理财同样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