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果喜1973年带领21名工人,创办了余江县历史上第一个木雕企业――余江工艺雕刻厂。企业五大系列2000多个品种的木雕工艺品打入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在近百个项目中精心筛选,投资5个多亿,经过几年的创新和发展,已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汽车等行业领域,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历经“二次创业”的果喜集团摆脱了单一传统产业的束缚,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的转化,发展成为一个在国内外拥有20多家公司,涉及工艺美术品 、化工合成材料、新型电机、小饰件、酒店旅游、影视文化等六大行业领域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张果喜坚持“厂富不忘社会忧”的办厂宗旨,先后捐款2000多万元支援地方政府兴办教育、福利、交通、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使企业发展得到各方面的支持。
突进时的兴奋与眩晕,跌落时的无助与恐惧,成功时的四处炫耀,失败后的独自懊恼……
他叫张果喜,江西余江国喜集团总裁。20年过去了,回顾艰辛而辉煌的创业历程,张果喜总会想起那只改变了他命运的木箱,那是一只“百宝箱”。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也许是缘分千里一线相牵,那只箱子静静地摆在那里,川流不息的顾客也许都看到了,而只有张果喜的慧眼看到了那只木箱背后隐藏着的巨大商机,并且抓住机会立即行动。这,就是成功者的不同凡响之处。市场上处处有“百宝箱”,等待你用智慧的钥匙去开启。
20年前的一天,一个年轻的乡下木匠走进上海市第一百货公司。他是第一次来上海,商场内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他眼花缭乱,虽然买不起,看看也算长了见识,开了眼界。他的脚步在一处柜台边停住了,货架上的一件商品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一只木箱,不用尺子量,以木匠的眼光,一看便知是28寸。出于好奇,他叫服务员取下来看看,香樟木,箱面上刻有“龙凤呈祥”图案,漆是枣红漆,问价钱,答曰:260元。服务员还算耐心,补充道:这种箱子是进口货,已脱销了,这只是样品。
年轻的木匠无心再逛商场了,走出商场门口他又不舍得离去,那只木箱260元的天价惊得他心如鹿撞。他跟随父亲学木匠十多年,制作扁担、尿桶、犁耙等农具,也替人打制过不少樟木箱。在他的家乡,樟木箱的价钱是以寸来计算的,一寸一元,28寸,28元;而刚才的那只,一经雕刻,竟能卖出十来倍的价钱,而且供不应求!真是坐在井里不知天有多大,他今天算是开眼界了。那位服务员不是说已脱销了吗?我何不试试?兴许发财的机遇就在眼前呢。这么想着,他抑制不住怦怦的心跳,壮了壮胆,返回商场找到那位服务员,告诉她,他是一家木器厂的厂长,他们厂也生产这种樟木箱。服务员说:你拿几只样品来看看。
20年前,樟木箱是娶亲嫁女时,女方陪嫁的必备之物,也是新婚夫妇卧室内的“三大件”之一,一般送一对,体面的送四只,即使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婚嫁彩礼也未能免俗,故而需求量巨大。小木匠回老家,搬出家中为姐姐结婚备下的樟木板,请来两位民间雕刻师傅,精心加工。四只精致的雕花樟木箱子制作完成,随后托运至上海,商场负责人看过样品,当即签下200只的合同。这一笔生意净赚了一万多元,使小木匠率先成为当时尚数凤毛麟角的万元户。
就这样,小木匠在家乡办起了第一家木雕厂,由上海推向其他大城市,后东流扶桑。在日本,规模扩大并建立公司。资本日积月累,商艺触类旁通,由木雕到铜雕、金雕,海内外市场进一步拓展,并以海外市场为主要目标;日后又投资房地产、娱乐业、餐饮业,不到十年时间,他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跑道上第一方阵的风云人物。20世纪80年代末,他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全国“十大富豪”;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以他的名字命名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美国《时代周刊》载文称他是“中国的艾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