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精明干练、时尚儒雅、风度翩翩,他是“大财主”,还是公认的“数学神童”,更有三年内两次杀入纳斯达克辉煌业绩!
在创业方面,他打造了如家、携程这样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在投资方面,他的价值就更不用说了,他是谁?他就是被誉为“风险投资天使”的沈南鹏。今日他做客记者天天直播,将讲述自己的个人经历,解析成功的商业理念,探讨企业融资策略。
嘉宾简介
沈南鹏从小就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小神童”,数学方面天赋尤其高。参加中考的时候,几门功课的满分是600分,沈南鹏居然考了594分!从小到大,沈南鹏得到的奖项包括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海外赛区冠军等。
1989年获上海交通大学的学士学位;21岁远赴美国留学,放弃数学,在耶鲁大学改读mba,1992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后沈南鹏进入花旗银行华尔街分行;1994年,沈南鹏成为美国第三大证券公司雷曼兄弟驻港中国区项目的负责人;两年后,他转投德意志银行,担任亚太区总裁。此时,他还不到30岁,是德意志银行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
1999年,沈南鹏激流勇退,返回上海创立携程网,任总裁兼cfo。2003年携程在纳斯达克上市。
2002年创建如家酒店连锁,2006年10月如家在纳斯达克上市。
现在,创业成功的他,又重新回到风险投资界,成为著名基金公司红杉在中国的合伙人。
记者: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来到“记者-天天直播”。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红杉中国基金创始人和掌门人沈南鹏,欢迎沈南鹏先生!
沈南鹏:谢谢!商界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红杉中国的沈南鹏!今天能够和大家一起交流我非常高兴。
个人经历:“数学神童”到“风投天使”
记者:我们网友当中有很多想创业,想融资的朋友,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次和沈先生交流的机会。在创业方面,他打造了如家、携程这样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在投资方面,沈先生的价值就更不用说了,他是风险投资专家,更是“大财主”,更有三年内两次杀入纳斯达克辉煌业绩!
沈南鹏:欢迎大家到我这里来找钱!(笑)
记者:在今天的访谈中,沈先生将讲述自己的个人经历,解析成功的商业理念,在中间我们还会穿插网友的问题。相信很多网友对沈先生拥有今天的成很感兴趣,我们就先从他的奋斗经历谈起。
沈先生,您大学的专业是数学,后来怎么会选择去读mba从商呢?
沈南鹏:从上海交大升入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后,我越来越意识到,数学并不适合自己。其实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在哪里!这么多年数学的训练,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于是便误以为自己能成为数学天才和专家,但这两者并不能划等号。同时,我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原本是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数学家,结果却发现即使我没有这个能力,也可以向其他方向发展,比如说证券、商业等,都是很好的方向。
当时一个中国留学生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触动。那位同学有一门考试没有通过,博士生也没有念,后来却进了华尔街最好的公司。最后,我报考了耶鲁大学mba。现在看来,觉得自己的选择还是很正确的。
从业经历:游走于海外世界顶级投行
记者:如果你选择数学的话,很可能是世界多了个二三流的数学家,却少了个一流的风险投资专家。你后来在花旗银行、雷曼兄弟、德意志银行都工作过,8年海外投资银行的从业经历很吸引人,能和网友们分享一下吗?
沈南鹏:好的。24岁的时候,我在耶鲁大学念完mba,经过五次面试后进了花旗银行。那么多竞争者中,有很多美国本土优秀mba人才,他们偏偏录取了我吗,可能是我在数理和逻辑分析方面的能力吸引了他们。在花旗银行华尔街分行的日子里,我开始做普通的投资银行工作,关注的是拉美证券及衍生产品。这份工作听上去很美,但是进了花旗银行的大门并不代表高枕无忧,在这里需要更大压力和极高强度的工作。在投行这个“以业绩论英雄”的白热化竞争环境里,每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是很正常也是心甘情愿的事,因为你是在证明自己的价值。我花了比别人更多的心血去挑战自己认知的极限。
离开花旗银行其中有一段故事。大家都说,中国的强大能给海外的华人带来非常大的机会。这句话非常正确,在我身上就应验了。1992年进入华尔街是非常艰苦的过程,1994年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始兴起,开始有中国的企业到海外上市,在华尔街工作的中国人一下子变成了市场的宠儿。大家感觉你有最好的学历:在交大毕业,在美国念书,又是上海人,投资银行都在找你……,那时候投资银行都在追人,我在美国工作两年多,也是在寻找一种机会。
1994年去雷曼之前,我接到了几个offer(要约),那种感觉真是完全不一样。后来,我出任了德意志银行的中国资本市场主管,其间,我最引以为豪的是帮助中国财政部成功发行了5亿马克债券和多家中国企业发债上市。
记者:在世界顶级投资银行的工作经历,对您以后的事业有什么帮助?
沈南鹏:这8年的投行生活,我至今仍觉受益匪浅。我想把投行的工作形容为“压缩饼干”。也许你在一个公司做财务需要20年才能把公司整体了然于心,可是做投行的话,也许只要三年就能把握和洞悉一个企业的命脉。更重要的是,投行是一个“高屋建瓴”的职业。从事投行的人,接触到的一般都是上市公司的ceo或董事长,他们对一个企业或行业的视野更有“领导人”的大气和洞察力。这样你学东西就比别人学的更快,学的更多,学的更好。另外在我投行工作的经验非常宝贵,那里教会了我很多方法。比如,看一个企业是否能够长久发展,企业家和投资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企业家可以从投资者那获得更多启迪。
角色转换:在投资者和企业家中游走
记者:企业家与投资者两个身份都有过,您更喜欢哪个身份?当时在投资银行做得有声有色,为什么会忽然放弃这份工作,冒着风险去创办携程网呢?
沈南鹏:早在1998年年底,我曾经投资了一家反黑客软件公司。当时的互联网还不太热,但是我在投行工作中接触的人、我在加州的很多同学,都不断向我灌输互联网的思想。看到美国互联网发展得那么火爆,我就决定投资互联网。
后来我和建章、季崎三个人在上海一起吃饭,我们很自然地谈到了能否在互联网上做些文章。大家谈到了新浪、网易、搜狐,想着还有什么产业能和互联网结合出火花,建章首先提出了改造传统旅游产业的想法,就这样,携程网随后诞生了。
至于风险当然有,你知道,这是有很大的机会成本的,不过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大家都不希望只是做一个旁观者,而是作为主导者参与。其实,当时除了要实现个人理想,最重要的还是觉得创业的风险可以控制的。如果我还想回美国,要在投资银行中找到工作,随时还是可以回去的。
携程做的东西门槛并不高,从刚开始就有很多人想复制这个模型,记得我们1999年创业的时候,类似企业有五到六家,经过一个互联网的寒冬,生存下来、找到一个合理的商业模型的,也就携程和一两家追随者。由于携程的成功,还有很多企业想进入这个市场分一杯羹,我个人感觉,竞争越来越激烈,携程作为领先者的地位越来越牢固。
成名之战:破冰之旅携程在美国上市
记者:2003年底,携程在美国上市,正是这一破冰之旅,引领了百度、分众等众多企业在纳斯达克成功登陆,也正是这次创业使您一战成名。有位网友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沈总是过来人,能不能给我们这些创业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忠告?”
沈南鹏:我觉得创业就像做数学题一样,应当从最简单的入手。拿携程来说,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是先从酒店订房开始,这是携程网的“初级版本”。相对订票,订房是更为简单直接的切入点。只要顾客在网上拿到订房号,自己带着行李入住即可。所以第一年携程网集中全力打通酒店订房环节。这种帮人订房的简单工作,或许是很多海归不屑去做的。但是不要忘了,你是在中国,要服务的是中国大众。还有,创业者要有能力去改变,可以不断去尝试,不断调整自己的想法。但反过来,投资者对于项目的把握要有更大的确定性,要对商业模式有一些深层次的判断。
二次凯旋:如家酒店在纳斯达克上市
记者:现在沈先生已经辞去了在携程的职务。但除了携程之外,您还创办了如家酒店连锁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时您是怎样发现经济型酒店这种商业模式的?
沈南鹏:有一年我去美国,经过达拉斯,从郊外开车到市内,也就30分钟车程,在道路两边闪过的低星级酒店有30来家。同时,我们希望能够利用携程的独特优势,发展出一块新的业务来。我们看到在中国高档的酒店外资都已经进来了,连锁的酒店占了相当的规模。但低端的酒店里面,一方面很少有连锁的品牌,另外以前那种连锁的招待所也好、酒店也好,产品和服务都比较差。
换一个角度来讲,成功的商业模式还需要有一定的进入壁垒,而不是竞争对手一介入就会把你原有的商业模式打破。于是我们选择了如家。如家所处的行业、管理的壁垒其实很高。尤其是随着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产品不断进行全国化复制,管理的壁垒会越来越高。公司在50多个城市有运营,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要开设同样的店面,要求企业必须要通过统一的标准来实现管理上的高度一致。不管在任何一个国家,这类企业发展到最后,都会只剩下几个品牌。
做经济经济型酒店我相信我们是在一个行业的非常早期。我们是从经济型酒店起家,将来我们会往上往下做一些多品牌发展,都是可能的,我们会打造一个受消费者欢迎的酒店品牌。
记者:如家选择了连锁经营的模式。在服务上肯定要存在标准化与差异化的矛盾,比如到西南,地域不一样,当地消费者所喜欢的东西可能略有差别,那个时候,如家的产品能否像在上海、杭州一样受欢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沈南鹏:我们恰恰是在产品的复制上面有更高的关注度。如果产品能够被复制、被当地客户喜欢,我们可以开到两百到三百家如家快捷酒店。我们首先会保持产品的一致性,当然,不同地区有细微的差别,但房间设置、宽带上网、浴缸等不会变。就是在保持主题不变的情况下适应各个地区不同的需求,不同消费者的心理。不是所有的连锁业都有优势。如家连锁经营后,和当地的酒店有本质的区别,比如,有一家同样规模的小酒店,对于一个北京来的客户,可能没有机会找到那家酒店,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但是如家不同,曾经住过上海如家、北京如家,自然就会选择杭州如家。在酒店行业,连锁行业在全国发展确实有非常正面的帮助。
合作模式:自己是真正投资决策人
记者:作为一个创业者,沈先生找到了具有核心竞争力商业的商业模式并坚持下去,所以最终取得成功,携程、如家都是如此,短时间内您让两家公司在美国成功上市,是不是对操作公司上市上瘾了?
沈南鹏:(笑)我个人的兴趣就在于,运用自己在携程等企业任职期间所积累起来的经验,去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快速、健康地成长。这也促使我转到风险投资这一行。我觉得只有作为投资者才能最广阔地发挥我的才智。于是我和和同为海归创投的张帆共同成立了红杉投资中国基金,开始了风投的生涯。此后,我感觉自己找到了能将人生价值最大化的职业――投资者。
记者:无论是作为创业团队的核心,还是投资银行家,您的资历都相当丰富。2005年9月,沈先生与红杉资本合作创立红杉中国,您与红杉资本是一种怎样的合作模式?
沈南鹏:红杉资本创始于1972年,在30多年的历史中,红杉投资过苹果电脑、思科、甲骨文、雅虎、google、paypal等众多在网络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司。迄今为止,我们与美国合伙人合作得非常完美,这恐怕是得益于最初对红杉中国“当地决策者”的准确定位。红杉的投资风格,一般是让最了解当地情况的人来决策。在印度,红杉就是收购了当地一家经营多年业绩出众的风险投资基金,把名字改成红杉印度,然后仍以同样的团队独立决策。同样,对于新成立的红杉中国基金来说,我和我的搭档是真正的投资决策人,而红杉资本在全球的团队,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出谋划策。我们跟其他国家的投资团队有着非常密切的沟通,但经验不是可以通过个案总结出来的,而是要看一只基金怎么建立自己投资的风格,如何做尽职调查,如何做投资决策。
我们投资过酒店、地产、传媒、体育用品等等,如果从美国的投资思路来看,红杉中国目前的投资分布是不可想象的,但这就是红杉中国作为“当地决策者”的意义。比如说,有些行业在美国属于传统行业,没必要投资,但在中国却刚刚开始,未来有很大的市场。这样的案子,当然需要由我们去发现。
融资宝典:如果才能拿到风投?
记者:这种合作模式更能保证投资的准确性,降低风险。红杉中国投资涉及的行业非常多,从事蔬菜种植加工及销售的农业企业利农、以“虹猫蓝兔”为代表作的动漫企业湖南宏梦、餐饮业的重庆小天鹅和乡村基等等。
面对这种情况,人们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样的企业,会受到红杉中国的关注?很多网友也提了一个类似的问题:“怎样才能拿到风投为创业融资?”
沈南鹏:有人以为我们有一个投资选择公式,如果真的有一个完美的投资选择公式,那风险投资就实在太没意思了。换句话说公式没有,但从通常意义上来说,会有一些比较宏观的判别角度。
首先,对企业家的关注总是第一位的。早期企业的ceo往往会对企业的未来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其次,就是市场。具有潜力的广阔市场,无疑会在行业内的企业走向伟大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再次,是商业模式。我举如家快捷酒店作说明:如家在传统的酒店业中增加干净、舒适、经济等价值观,把传统的建造酒店改为连锁租赁。投资者有理由相信,新型的商业模式可以带领如家走向成功。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就是对原有模式的创新和否定。每个好的项目,竞争力的角度都是不同的,没有先例可以照搬。为什么有些公司只有几倍的市盈率,而有些商业模式可以获得30多倍的市盈率,仍有人追捧?辨识各种商业模型的差异和潜力,是风险投资的精髓所在。
这三点其实是同样重要的,但如果一定要分伯仲,企业家的影响因素可能会更明显些,因为企业家是有可能改变其他两点的。身为风险投资者,人人都希望能够发现另一个李彦宏、另一个江南春、另一个有可能创造伟大企业的ceo。然而大多数情况下的事实是,在一个公司真正变得伟大之前,连ceo自己都很难占卜自己以及企业的未来。
记者:尽管有这样的三个标准,但是实际情况下,还是不容易去判断。尤其是针对企业家个人,对一个人进行准确的判断似乎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沈南鹏:对,事实上,尽管已经奠定了这三个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有可能会因为其中某一方面格外出众,而忽视其他两方面。比如说,当看到一种非常特别的商业模式时,就会忍不住想投。即便觉得它的ceo可能会有问题,但就想着实在不行以后换掉等等,就投了。结果,错误有可能就这样产生了。一个好的投资者能够在各种杂乱的信息中,做出最接近现实的理性判断。总的来说,风险投资者要乐观、有激情,否则你怎么会面对一个人、一纸计划书就把钱投出去?但同时更要非常谨慎,你决定投每个项目的那一刻,都要对这个项目非常非常满意,有丝毫的怀疑就不要去投资。
投资倾向:着重关注四大行业
记者:可不可以从行业角度,谈谈红杉中国的投资倾向?
沈南鹏:不是所有有利可图的行业都适合风险投资基金进入。在一些行业,政策影响较多,可能不适合民营企业发展。首先,消费品是很大的一个类别。似乎在很早的时候,我就看到了消费品生产在中国的潜力,认为从“madeinchina”到“consumeinchina”是大势所趋。从农业消费品利农到运动商品品牌匹克,都有红杉资本的印记。其次是“外包”行业。其中从制造业到服务业都有涉及。第三,也是红杉资本最熟稔的互联网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是与美国差距最小的行业。在b2b产品业务开发等方面,甚至已经超越了美国目前的水平。第四类,是由消费品传播行为引起的――广告、媒体行业。
有了这样的分类,貌似毫无规律的资金分布地图,也有了它潜在的逻辑。
自我评价:“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
记者:选择投资对象似乎同选择创业的对象差不多。看来在进入风险投资行业之前的投资和创业经历,自然而然地为您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沈南鹏:假如没有之前那两段经历,我可能也不会有今天。既懂得资本市场的运作,又知道创业中有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这两者结合起来,会对企业有很好的帮助。但是早期从事的投资银行工作其实与风险投资完全是两个概念。投资银行关注的仅仅是企业上市的那一部分内容,但风险投资会给企业更多的、全方位的帮助,这甚至与创业者的角色有些相似。比如现在很多企业早期还不具备一个完整的团队,甚至连它的ceo也不清楚企业需要招聘一个怎样cfo,所以我会帮他们做招聘面试,以我的经验来推荐给他们一些人选。这对企业其实是非常实在的帮助。我们是“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
成功标志:善于挖掘“潜力股”
记者:既然您是“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那么在投资这一行怎样才算是“创业”成功呢?
沈南鹏:不能以单一的项目来判断投资的成败。经常发生的事情是,某一个行业在某一阶段特别热,它的热就会掩盖其间的许多问题。企业可能挣到了钱,资金也成功退出了,但几年之后就销声匿迹,不会成为伟大的企业。如果10年20年以后,中国私营企业里面,有那么一些或者一定比例的公司是由红杉投资并帮助其成长,我想就是我们成功的标志。我们也相信会达到这样的目标。美国红杉资本之所以能够赢得大家的尊重,因为它投资并发掘了一批高成长型、能长期发展的优秀企业,包括google、雅虎、甲骨文、思科和苹果等。美国红杉投资的企业现在市值已经高出上市时的400亿美元。其投资而上市的公司总市值超过纳斯达克市场总价值的10%。
我们虽然不是企业的创始人,但是能够在很早的时候进入企业,帮助企业一起成长,在国际舞台上一争天下,这是非常让人激动的事情。在中国投资应该带着打造百年老店的心态。原来创业有这种梦想,现在做投资还是会有这种梦想。
解疑答惑:企业不能把上市当作唯一标准
记者:非常美好的一个梦想。祝愿红杉中国早日到达那一天。网友在线交流非常火爆。我们来看一下网友的问题。有位网友叫“胡雪岩二世”想让自己的自己的公司尽快上市,他说:“沈总的携程,如家并不是极大规模的企业,但是却能够敲开纳斯达克的大门,这其中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吗?”
沈南鹏:我总是跟企业家讲,别把上市这件事看得太重。当企业经过一定的时间,到达一定规模,上市就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倘若衡量一个公司的成功一定要以上市来论的话,这样的思维似乎太过狭窄了。尽管上市会为企业带来新纪元,但对于一些处于成长初期的企业来说,总是要多给它们一些时间。
而我们在帮助企业上市的过程中,风险投资公司起到的最主要作用是尽快将其调整为一个公共企业来运作。实际上成为一家公共企业后要面对许多挑战。比如说,行业出了问题,你想改变你的商业模式。如果是普通企业,想改就改了。但作为公共公司,就要考虑一旦改变该如何对投资者交代,因为投资者在选择你的时候就相当于选择了一种相对固定的商业模式。
记者: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不能把上市当作唯一的标准。网友“广东标王”问:“沈总你好,看了你的人生经历,感觉你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你怎样看待你的成功?”
沈南鹏:我们这代人其实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许多时候都是时代在推着人往前走。有时候,下意识做的一个决定,就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记者:网友“赚钱比较烦”问:“我总感觉公司有处理不完的事情,沈总看上去是那种懂得享受生活的人。请问沈总怎样平衡事业和生活所用的精力和时间?”
沈南鹏:我之前看到一篇文章,是讲述一个企业家由于早期创业过于繁忙而忽略了家人,最终顿悟回归家庭的故事。中国的企业家实在太忙了,许多老板把生活和工作混在一起,根本就没有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假期。但矛盾的是,有时候要把企业做好,就需要那么忙,连我自己也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人,但我觉得还是应该去平衡生活和工作的比例。不过,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笑)你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我有一个爱好,就是读历史书。我能从书里体会到:没有完美的ceo或者完美的团队,只有很好的组合和平衡。
财富观点:财富最终的用处只是一种工具
记者:即使在放松的时候,您还是想到自己的工作,是典型的“职业病”。(笑)在这里还有个很多网友关注的问题,说沈总是个“大财主”,作为离财富最近的人,您对财富有什么观点和看法?
沈南鹏:我相信即便是拥有财富之后,消费习惯本身也不会有太多的改变;所以财富最终的用处,是变成一种工具,用来创造新的财富。
记者:在节目的最后,我们请沈先生送给“记者”的网友几句话。
沈南鹏: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其实还是要自信,要乐观地来看自己的事业,尤其是要懂得享受整个过程。赚钱的机会很多,但如果不是真的喜欢自己的事业,遇到困难就很容易退却。所以,最重要的就是享受过程的快乐。
记者:感谢沈先生!
与国际接轨却又极具中国特色的投资理念,富于激情却又冷静谨慎的思维方式,精明干练却又时尚儒雅的个人魅力,这就是沈南鹏。从他身上,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我们学到了很多。正如沈南鹏先生所言,我们这代人其实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许多时候都是时代在推着人往前走,希望各位朋友能够把握住时代的机遇,创造财富,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