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茶,一份投资指南。上周三晚,交通银行成都分行沃德财富管理中心灯火通明,本报金牌理财师沙龙在这里举行,20余平方米的会议室涌入了30多名热心读者。交通银行成都分行金牌理财师曾珍通过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通俗、生动地向到场读者讲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投资理财理念。
◆钱太太的5年理财经
崇尚稳健 她只投存款、国债
老钱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今年45岁。钱太太在国有企业上班,43岁。儿子15岁,正在念初中。没有长篇累牍的理论宣讲,当天晚上的沙龙,就是围绕着老钱一家近5年来的投资理财经历展开的。
镜头被拉回到2002年。
别看老钱年收入18万元,是家中的经济支柱,可全家老小的一切财务都是由钱太太打理的。稳健,是钱太太理财的宗旨。
20万元3年期国债、10万元3年期国债、10万元1年定期存款、5万元活期存款、5万美元1年定期存款……在钱太太的账目上,几乎都是最稳健的理财品种,除了市值8万元的股票。
实际上,这些股票还是老钱2001年听朋友说某只股票会翻番,背着老婆买的。花了13万元私房钱买了1万股,不到一年就只剩下8万元了。
此外,老钱一家在市中心有一套100平方米的自住房,当时的市值大约23万元,还有一套60平方米的单位宿舍已出租,市值约12万元。估算下来,老钱家的总资产有129.25万元,没有任何外债。
歪打正着 投资房产赚钱了
2003年春节,夫妻二人领到了5万元年终奖,一向谨慎的钱太太琢磨着春节后就去银行存1年定期。可是,那年的春季房交会彻底改变了这5万元年终奖的命运。
一天,钱太太陪同事去逛房交会。精美的楼书、逼真的沙盘,再加上售楼小姐的精彩讲解,钱太太心动了,她准备按揭贷款买下东二环一套单价2000元、面积120平方米的商品房。
对于老婆这突如其来的念头,老钱坚决反对。可钱太太认为,价格、位置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趁着买房的机会,把公积金提取出来了。
钱太太在国企上班,每个月缴纳的公积金有700元,她找人测算过,如果贷款15年,以当时的利率标准按揭买下那套商品房,根本不用自己另外掏钱。权衡之后,钱太太出手了。
转眼到了2004年,股市的低迷让家中的股票市值跌至5万元。钱太太几乎绝望了,追求稳健投资的她,除了排队买国债,就是去买点信托理财产品。
让她欣慰的是,2003年初按揭的那套商品房还没交到自己手上,单价已涨到每平方米2800元,利润已有40%。钱太太暗自高兴。
变身“基民” 钱太太遭遇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