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正面的楼门叫做山门。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所以正门也被称作“山门”了。而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其正门也一样泛称山门。山门一般有三个门洞,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所以又称"三门"。现在个别寺院的山门也有仅仅一个门的,由于习惯,也可称之为三门。
这三座门常盖成殿堂式,或至少是把中间的一座盖成殿堂,那么这个呢就叫“山门殿”或“三门殿”。
佛教是以观察诸法"空性"作为入道的法门,所以佛门也被称作“空门”。
刚才提到,三解脱是空,无相,还有无作,这都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
空有一种解释是,空与‘有’相对,一切存在的事物中,都没有自体、实体、我等等这些形态和状态,这个思想被称为空。也就是讲,所有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空寂明净的。实际上,空真正的意思不是这样解释的。从佛法观点来看,有和空其实是不对立的,是一体的两面。空不是虚无,更不是完全否定现实的存在,如果将‘空’视为虚无,就是对空的片面解释,佛家称之为恶空,凶恶的恶。看空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发现事物真实的价值,所以真空就是妙有。空就是对事物已经完全透彻的正确理解,不存在一点点错误的偏见和成见,这样一来,自然也就在情绪卸掉了上多余的负担与压力,扫空了所有虚妄颠倒的分别和执著,那么得到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解脱,大自在。这才是佛法修行的真正意义。空的思想自佛陀时代就开始了,大乘佛教经过与中原文化的结合,则演变得更加深入和广博。空之思想是般若经系统之根本思想。
相也叫做示相,指能表现于外,可以通过人的意识进行观察描写的各种特征。可以理解为一切想象和感觉到的状态和特征。例如空相,色相,无色相无空相 无我相 无众生相等等。
无作指无因缘之造作。与道家的无为的意义大同小异。无作的基础依然是空,也就是对世界真正完全透彻的正确理解,这个情况下,就能够以时势、趋势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也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而不会因为主观偏见、成见而做出错误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