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深圳商报》报道,近年来,研究生遭遇职业困境已成不争的事实。有调查显示,跨国公司对于研究生的录用往往慎之又慎,换句话说,他们喜欢本科生而不太愿意招收研究生,并且有着一套自己的人力资源理论。尽管这一现象很难得到跨国公司的公开承认,但存在就必有其合理的因素,从中我们可以探求国外企业的用人之道,更可以反思“考研热”、“高学历与低能力”等其他话题……
考研:无奈的选择
曾有人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过了桥的便是幸运儿。不幸的是,这些幸运儿并没有由此天地宽。四年以后,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另一座宽松不了多少的独木桥。事实上,过了桥以后并不是企盼中的豁然开朗,而是陷于“一线天”的境地———外企招聘毕业生时,更受欢迎的是本科生,研究生被挤向了国企和机关一隅。于是他们陷入了为扩大选择范围而考研,读研毕业后选择范围反而更小的悖论之中。
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年,随着信息爆炸理论的鼓噪,有志青年往往在他们初进大学校门之日就定下了“毕业后考研”的宏图大志。然而,三四年后,当对大学教育感到失望的他们想远离深造这条路时,却被就业的重压堵了回来,他们不得不继续留守校园。
今年全国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一共吸引了60多万人,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已不再是四年前为了理想,或者是为了日后的高职位、高薪水而继续求学的有志青年了。新浪网最近进行了一项网友调查,调查设问:你认为全国考研人数年年上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在给定的四个选项中,“就业形势严峻”点击率最高,约占60%。但“就业形势严峻”是“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的,因为即便经济形势转暖,研究生毕业的他们仍难以开启跨国名企的大门。
就业:硕士硕士奈若何
研究生读完,两年的缓冲期一过,手握硕士文凭的他们昂首前去寻找自己的远大前程。与此同时,每年11月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大幕一经拉开,各大公司由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经理和当年毕业的新员工组成的招聘大军就浩浩荡荡地开进了高校校园。看得到的是除了金融证券、石油等要求理论基础或技术含量高的少数行业外,大部分职位不会特别针对研究生,而是打出“本科或以上学历”的招牌;看不见的是这样的招牌后面常隐含着“本科生优先”的含义。
跨国外企偏爱本科生!这个结果令人吃惊,更令他们尴尬:他们陷入了进退两难中———进,是和本科生相同的职位和薪资待遇,且用人单位并不乐意;退,除非继续读博,否则他们别无选择。
原因:人力资源“负重”
对研究生来说,跨国外企的“冷淡”多少有点积重难返的味道。
首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现在各大公司都开始了自己的员工培训历程,其中职前培训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对于重操作而非重理论的行业或职位,学校里学到的并不能直接应用在工作中,所以,对两者进行培训的风险投资相同,而研究生多费两年时间和拥有的知识使他们的边际收益率降低,毕竟使用他们所需支付的人力成本更高。
其次,对于很多跨国公司而言,较之本科生,他们认为研究生有其相对的劣势。例如“对事务有先入为主的见识,不易培训”、“要求的待遇太高”、“自视甚高,不能很好地同其他员工团队合作”等等。
不管跨国公司的人才标准究竟有多少道理,至少,这是一个值得广大研究生以及所有求职者关注的现象。如今的职场,已经不单是比拼一张文凭的时代了。
研究生外企受冷遇
80酷酷网 80k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