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托普大张旗鼓招聘5000名软件工程师曾引起业内一片质疑,托普也因此遇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公关危机。时隔半年,记者再次专门采访了“招聘5000软件 工程师”的操盘手———原托普软件产业化推进部总裁刘代俊,了解“招聘事件”的结果。
组建第八集团
在托普成立十周年之际,托普将自己未来十年定位为“IT增值服务商”。也正如此,才有了“5000人”的招聘风波。据刘代俊介绍,托普原计划招5000人,但实际只招到1000多人。去年11月,托普摘下了招聘的广告牌,将招聘工作暂告一个段落。随着1000多人的加盟,托普把原来的软件产业化推进部升级为“第8集团”———软件集团,刘代俊也自然地成为软件集团的总裁。在托普的大旗下又凭空多出一支队伍,这是一支全新的队伍,也是托普寄希望于未来的队伍。
“沿着将软件产业化的思路,把原有的部门转化为一个集团来运作,我们把部门的职能和业务范围都进行了扩充。作为一个专业集团,我们更具有独立性。”刘代俊介绍道,“第8集团主要是做一些大行业的应用软件和一些外包业务,而托普原来的软件业务则更多地侧重于系统集成。”托普也为此在业务和区域上给新集团与老集团“划清界线”。“局部可能还存在一些竞争,但总体来说是冲突不大。”
据了解,第8集团主要由招聘来的新兵组成,目前有不到1000人的规模。这些人大多在去年年底刚刚度过实习期。
对新集团的业务开展,刘代俊非常满意:“我们主要是做通信、金融、电子政务、电力等行业,以及承接一些外包订单。现在与新加坡、爱尔兰的外包业务都已开展起来,下一步再与美国、韩国等国家合作,同时也与华为等国内大公司商谈外包项目。”但记者追问目前有哪些大客户时,刘回答说:“我们才刚刚开始起步嘛。”
关于去年年底传出的裁员风波,刘代俊则完全不认同“裁员”的说法:“人员是有一些变动,但从公司层面我们没有正式提出裁员。在年底的时候,一些人不愿意留下来,也有一些人是我们认为他不合适。”
记者还特别暗访了托普内部员工,得到的答复是:去年年底试用期三个月的时候,新招聘的员工都面临一个考核的问题。考核方式是由每个开发室分配做一些项目,一个项目分派人员大概是15个~20个。考核的原则当然是优胜劣汰。由于受当时外界的一些影响,导致在对招聘员工的管理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致使人员有些变动。据悉,当时确实有“裁员”的说法,但后来的调整说明“这不是裁员而是根据考核结果采取的淘汰方式。”
“最近没有再继续招聘,我们首先要把业务开展起来,现在需要夯实,太快了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从刘代俊的话中,可以听出托普吸取了上次大跃进的教训,决定调整步伐。托普返璞归真?
事实上,托普的“招聘风波”只是一个导火索,从这一轮质疑开始,托普引起了过分的普遍关注后,才确实遇到了难题。在媒体的连篇累牍的“炮轰”下,托普旗下的上市公司无不受到影响,托普软件的股价连续跌停,炎黄在线也一路下挫。以至最后托普不得不出面就此事做出声明,一向不接受采访的董事长宋如华也在上海频频约见记者。随后,有银行表示不再向托普提供贷款,并要求其归还原来所借款项,据说,托普的原有客户减少了订货,并拖欠应付货款……这一风波甚至影响到托普教育的招生。托普因近2000万美元的担保贷款而引发的官司至今还没有结果。曾经如日中天的托普开始让市场担心,让股民担心,让银行担心,让客户担心……为什么几篇文章会为托普带来如此大的麻烦,想必托普确实不太经得起“琢磨”。
在托普自称100亿资产、18亿现金和三家上市公司的背后,除了巨额负债,还有一个摊子铺得很大的若干不盈利的业务。如果说托普没有一点实业只做资本运作恐怕不够准确,托普的问题在于业务庞杂,主业不清,用心不专。比如托普原7大集团涉及系统集成、电子商务、投资、IT制造、教育、金融、园林,其中投资、金融、园林都与主业不相关,而电子商务、IT制造、教育也是软件的“副业”。在外界看来,托普是在学习GE的模式,但学得又不很像。GE多元化的前提是,必须在各个行业做到第一或是第二,否则就砍掉不做。而托普的多元化却导致其几乎没有一个明星业务。况且,托普过于看重资本运作,这似乎是宋如华的一贯风格。据记者了解,托普又在寻找新的融资通道。在去年10月份深圳高交会上,记者发现托普教育集团已开始运作上市,并且与新加坡金融机构进行了接触。
招聘风波给托普实实在在地上了一课:做事要脚踏实地。人们关注的是,经过招聘风波,托普能否逐渐进入理性发展的阶段?未来定位于IT增值服务商,并不是简单地成立一个第8集团、推动软件业务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如果第8集团是托普给自己未来定的方向,那其他的7个集团又该为第8集团做出什么贡献呢?
托普正视“招聘事件”
80酷酷网 80k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