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报道:5月24日,浏阳市人才交流中心人山人海,一场让当地群众备感惊异的招聘会正在举行。300名机关干部前来应聘于该市80家民营企业。仅这一天,与企业签合同的干部达到130人。昨天还坐在政府大楼办公,今天摇身一变成了企业人乃至企业家,“角色转换”如此之轻巧便当,称这些人才为“政企两栖”人才似不过分。
政府官员如此“批量性”向企业转移,源于浏阳市4月17日出台的《关于鼓励干部职工直接从事经济工作的若干规定》,有人称之为官员的“下海救生圈”。《规定》包括:2至5年内,干部职工直接从事经济工作包括从事专业招商、帮办企业、自主创业和外出打工4种形式,免去现职、保留职级,人事关系、身份不变,保留编制;原单位负责工资正常晋级、职称正常晋升,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待遇。可见,这个“下海救生圈”足够硕大扎实!
笔者以为:一个不大的县级市,130名政府人员同时涌入民营企业,是一件颇为可怕的事情。理由如下:
其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市虽小,各行业人才(人员)分布也定有一种长期形成的自然状态。而这种状态瞬间被打破,可能造成运行秩序某种程度的混乱。好比一艘游船,大家都坐得好好的,忽然间船长要求坐左边的人都挤到右边。
其二,这么多“人事关系、身份不变”的官员进入部分企业或商业领域,难免形成当地竞争环境的不公平。因为,官员们既然能带来“身份”,就会带来包括资金、物资、税收、商业渠道等等在内的“政府资源”。
其三,政府和企业(市场)是两个完全不同、相互独立的运行系统,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两个系统的界线将越来越清晰。而大批官员身份的人直接进入企业和商业经营领域,非但不利于廓清两个系统的界线,还可能成为推动两个系统回归“模糊”的“红娘”。
诚然,当地政府振兴地方经济的强烈紧迫感、责任感日月可鉴,重视人才、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良好愿望着实可嘉。然而,正是这种责任感和愿望,却使之蹈入了起码是两个以上的认识误区和行动误区:
误区一:不正确的人才观。按说,不同“行当”对人才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知识结构等都有着特定的要求,在此领域是人才,到了彼领域就可能无用武之地。政府和企业,可谓完全不同的两大“行当”。不排除个别人才确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通用性”,但一个小小的地方,假如许许多多的人一夜之间都变成了可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游刃有余的“两栖”乃至多栖之才,在逻辑上很难说得过去。
其实,认为人才可轻松游走于政府与企业之间,是典型的计划经济观念,既是对现代政府理念和规律的无知,也是对商品经济背景下企业自身运作规律的漠视。
误区二:仍囿于包揽一切的“无限政府”观。政府的能力、作用范围、法定权力都是“有限”的,这早已被达成理论上的共识。而该地政府在有意无意之间,实际上仍把所管辖地区的所有资源(包括人才)和社会运作视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认为什么事、什么领域都可以随便插手、干涉,这显然有悖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改革目标。
其实,作为民营企业,是否缺人才、缺什么人才、怎样获取人才,完全有自主权,政府早已不能以任何方式干涉。
不知道浏阳市的80家民营企业大摆“擂台”专招政府官员是出于怎样的目的和背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今早已不再是企业等着市(县)委组织部派干部的年代!
哪儿冒出这么多“两栖”人才
80酷酷网 80k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