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时候,中关村率先传出月薪两千五百元人民币就能聘用“海归”(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硕士的消息。此后陆续有某某单位低价招聘“海归”的消息传出。有报道说,北京一些用人单位中,月薪拿一两千元的“海归”已经大有人在。
时至今日,翻看京城各大媒体,“海归掉价”、“海归高薪光环消失”之类的话题仍时常见诸于报端。那么,“海归”真的掉价了吗?就此问题,北京市人事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黄强在此间举行的科博会“海外留学人员招聘会”上接受了本社记者的专访。
黄强认为,“海归”掉价之说有失偏颇。黄强举例说,从去年和今年北京两届科博会期间举行的“海外留学人员招聘会”来看,去年推出的一百多个职位大部分年薪在六至八万元人民币以上,其中最高的一家年薪十万美金。今年科博会四十三家单位提供的五百多个职位平均年薪也在十二万元人民币,其中最高的是四十万人民币,可见北京的用人单位对留学人才是求贤若渴的。
黄强说,北京地区的留学人员目前已有四万多人,这个总量在北京人才资源总盘子中并不大。目前中国大约有五十八万海外留学人员,其中北京地区出国留学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分别占了五分之一。
黄强表示,从首都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从“新北京、新奥运”的目标出发,吸引留学人员来北京工作仍是今后首都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尽管北京地区目前人才总量已近一百九十万,但人才结构却不尽合理,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的人才相对短缺。年初,黄强就曾向媒体透露,北京今年急需八至十万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北京需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吸引包括留学生在内的短缺人才。
再者,从已经在北京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工作和贡献来看,黄强介绍,从二000年至今的短短三年中,中关村园区创办的留学人员企业增加了七倍,留学人员从业人员增加了四倍,在整个中关村园区所创办的一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当中,留学人员所创办的企业就占了一成六,年收入达三百一十二亿元人民币,涌现出一批成功的企业、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和代表人物。
近年来,这些“海归”已经为北京贡献出博奥生物芯片、“中国芯”等一大批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留学人员已经成为首都人才资源中的重要力量,正在为首都现代化建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黄强一句话道出了这批“海归派”的价值。
不过,黄强也承认,可能个别的留学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回国以后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换句话说只能当老板不能当从属人员,不懂得配合和协调”,也曾有个别人出现过一些困难。他表示: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出发,市人事局将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和政策内容,提高工作效率,为来京创业的留学人员提供一流的优质服务,同时他也希望留学人员在创业过程中勿眼高手低,应将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北京的实际需求合理对接。
这位人事局官员再次强调:北京正在积极筹办二00八年奥运会,首都经济发展的空间无限,北京的大门对“海归”永远敞开。